大家感兴趣的话,可以在下面讨论。
另外如果你对美国名校有需求的话,我告诉你们几个比较简单的路径。1.online master https://www.mitbbs.com/article_t/EE/31162083.html 这里有很多学校的online master,给的文凭和oncampus是一样的,包括哥大,佐治亚理工,佐治亚的居然只要6000多就能读完,uiuc的等等,可以仔细看看。2.各个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,比较知名的有哥大纽大的sps学院,哈弗也有但是哈弗的不给正常的毕业证书,和普通入学的毕业证书是不一样的,所以有点区别,这种sps学院给的文凭是和正常录取是一样的,是个工作以后读,可以parttime可以online。以上两种途径门槛都会比正常录取低。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。
/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6.13更新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/
发现写了这个帖子,还是热度蛮高的,没想到也能堆出20多的评论,楼主已经毕业了,所以再更新下帖子。平心而论,stevens还是一所比较好的学校的,这两年无论是图书馆的生活,还是课余生活,都蛮丰富的。想起去年暑假,晚上和小伙伴自习结束去hoboken酒吧喝扎啤,聊聊天侃侃大山,结束了几个人沿着哈德逊河走走欣赏下曼岛美景,感觉时间真快,一下子就2年没了。平时hiking 滑雪,泡吧也都没落下,该有的social life在这里一点都不缺,学习生活也能在图书馆延续,最后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工作,感觉还不错。无论怎么说stevens,这都是我母校吧,母校情结就是这样的吧,在学校就是想骂,走了就是不准别人骂,如果有同学拿了offer的话,欢迎来读。成为stevens duck的一员。另外在更新下数据,分享一点我所知道的,FE研究生毕业找到工作的至少我知道的现在还是个位数,有JP的还有EY的但是人很少,所以大家来了的话,提早准备,提早找实习,但是很奇怪,FE读博的居然有5个人,这是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。BIA这个专业也很奇怪,就业率很高,我认识几个学长和我说,他们那届的留下来的都找到工作了,我总结下来,可能他们专业女生多,氛围好= =,学长学姐里的EY,PWC,SANSUM的都有。但是这届bia的好像扩招了,也没那么好找了,具体数据得问bia的,但是还是比FE好找。CS的这届我知道的flag级别的加起来大概20不到吧。亚马逊我知道的有十来个,google,facebook,yelp这些都是个位数,Bloombergnewgrad也有两个,标准包125K= =,加加起来大公司我知道的有20多个,小公司的我不是很清楚,我了解的大概在10个以内,小公司比大公司招人少这个,要么是social能力有限,小公司的我都不认识,要么就是小公司的不找newgrad,但是同样,没找到工作的也很多,大概有一半至少吧。我感觉,很多人是直接回国了的,有个是拿了国内阿里的offer回去了,还有个是拿了华为的上研所offer好像也准备回去了。以上是我所知道了解的stevens,因为我走的是找工作这条path,所以能给的建议就是,如果你想找工作,早点准备,早点投简历,早点刷题,早点面试,多尝试。在美国会哭的孩子有奶喝,多寻求别人的帮助。如果你是17FALL的话,现在就可以准备投18fall的实习了,秋招实习89月就开始了,意味着你来了就要考试投简历了。CS扩招的越来越厉害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希望各位来美留学的同学都好运,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/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2.28更新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/
Based,不用这么心态不好啦,我高中读过国际部,那时候同学成绩都很差,出国高中给成绩单乘以1.5,最后全都入了美国top50.我看不下去后来选择了高考,并不是美国TOP100的学校不好或者不值得,是中国的高中生生源其实要比美国的学校层次差很多,能进我们学校的高中生,读本科,学校是好的,但本科生质量都不怎么样。反而研究生是实打实考过来的,教育一方面看师资力量,一方面看学生水平,这是双方的,师资力量中上,学生质量好。相辅相成,可是师资力量中上,学生弱,那是救不起来的。 而且我们学校深处 CU,NYU,RUTGERS的夹攻下,本来就比别人排名差,没什么好争辩的,正确摆正心态,我们学校就是一个排名70位左右有文理学院风格的私立理工科院校,要比较请把我们和670左右的学校比,并且我校学风和纽约的学校也不搭,你在这里读,如果不是理工科风格,比较难产生认同感,而且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善言辞,再加上既得利益者是不会关注你说什么的,拿到好处了就好了,所以这也是在网上批评言论居多,赞扬较少吧。利益相关,高中某沿海省份省一级重点院校,大学沿海某重点院校。注意一点,人是按群分的,我们学校小,可是大家住的分散比较厉害,而且纽约有各种诱惑,周边院校也有对我们的学术的压力,大家没有班级的概念,所以我们找工作也好,刷题也好,读博申请,去老师实验室做RA也好,基本上都是自己有个小团体的。认清自己的位置,你是来拿个文凭走人的呢,还是想来找工作的呢,还是想继续读博士晋升的呢,还是想来纽约找女朋友的。要清楚自己的目标。如果觉得学校不好,可以转,我认识有读了一年重申CMU的,也有认识读了一年被退学的,学校管理满严的,见过很多同学挂科。早作规划,很多上文提到的问题,比如理工科中国人多,本科中国人数少但人数在增加,比如说销金二代,其实这是每个学校都有的问题,我的高中排名某沿海重点城市第一,也有这样的问题,这是每个学校,每个团体,每个社会都会存在的问题,即使是哥大,NYU也有很多渣渣专业,比如很好进的SPS学院的渣学生,你不能否认他们里面也有爱学习的,但是平均水平是会低一点,就像我们平均水平是会比录取难度高的学校低的,但是选好团体,很重要。
利益相关,CS专业master研二学生,已获amazon offer正在往google FB奋进。